』我漸漸學到世界上沒有標準的應對法。
▲輸電線也有其容量限制,當輸電線路顯示超過100%(線路擁塞,顯示紅色警戒),要趕緊調整不同區發電量。但程式提醒,整體供電量仍然不足,電網頻率掉到50Hz以下(註:歐洲電網頻率為50Hz,台灣電網頻率為60Hz),玩家必須增加發電量,讓發電與用電達到平衡,以維持穩定的頻率。
截圖自TenneT線上電網模擬遊戲 解救電網大潰堤,你能成為無名英雄嗎? TenneT線上電網模擬遊戲是今年7月最新推出的線上互動遊戲,以歐洲電網為背景,遊戲會給予玩家不同的考驗。除了確保足夠的供電、考量輸電網的傳輸限制,還要維持電網頻率穩定。然而,高壓電線的建置常遭地方強烈反對,電網公司需要將複雜的電力知識用最平易近人讓大眾都能了解。初級玩家可先在遊戲的帶領下一步步學習解決問題。以為問題都解決了嗎?這時系統傳來緊急狀況,某一條輸電線路因為暴風雨而中斷,連帶影響所有輸電線路負載過重(想像一條高速公路中斷,導致其他路線都跟著壅塞),這時玩家可以點擊輸電線,即可關閉輸電線路。
例如德國境內有TenneT、Amprion、TransnetBW及50Hertz四大輸電公司。電網必須在減損一條線路的情況下仍正常運作。再到台灣,把原住民族,跟不努力、愛喝酒、懶惰畫上等號。
從吳敦義口中「母豬」這樣的用法來看,這詞彙便是源自於部分台灣網路論壇PTT網友們的仇女行徑。這樣的行徑與作為,是該被強烈譴責與批評的。然而,台灣儘管在2019年通過同婚專法,於性別平等上,看似領先亞洲諸國。PTT的資深鄉民「obov」經常用「幹0糧母豬滾喇幹」、「母豬母豬夜裡哭哭」等羞辱性字句,回覆一些女性鄉民發表的日記、詢問文章。
以及前行政院長張善政,以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的身分,攻擊對手蔡英文總統「沒生過小孩,不懂父母心」。那陳柏惟的「國民黨的同志」一說,到底是不是歧視? 同樣運用上述檢驗歧視的邏輯,當台灣基進黨的準立委陳柏惟在政治節目中說:「任何一個投給國民黨的同性戀,都沒資格討論政治」時,有沒有刻意將一個族群「標籤化」、「特殊化」出來呢?答案是肯定的。
再到整個世界,將性少數族群(LGBTQQIAAP+),跟不正常、有病、變態畫上等號。陳柏惟也同樣地無視「支持國民黨的人是不分性傾向」,特地標籤化當中的「同性戀」。並稱非裔美國人為「黑鬼」、稱原住民族為「番仔」、稱性少數為「怪胎」(Queer),都是奠基於同樣的「歧視」。許多性暴力、親密關係暴力,不也是在這樣的情境下發生?然而,刻意將某一族群的行為「標籤化」、「特殊化」出來,以此代稱一個群體,並將之變成「刻板印象(stereotypes)」,「汙名化(stigmatization)」、「賤斥(abjection)」整個族群。
然而,為了反制這樣的「邏輯矛盾」,卻是採用「性別歧視」的語言,不正也陷入矛盾?這是值得我們共同反思的。這樣說來,我們真的不要誤以為台灣已經沒有種族歧視、性別歧視,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,歧視遍地存在。」、「他只不過是一時失言」。這問題絕對不僅僅是一時的「失言」而已。
很多異性戀男性在求偶市場中,也往往會濫用女性給予他們的關愛,甚至自以為得以「予取予求」。又或台灣民眾黨黨主席、現任台北市市長柯文哲,也曾說出:「台灣女性不像日本女性都不化妝,直接『上街嚇人』」的歧視性言語。
可我們仔細想一下,便會知道這樣的行徑,其實不特定「專屬於」女性。文:楊凱鈞(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碩士班研究生、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志工) 2020年1月11日總統大選結束了。
儘管數次被檢舉禁言,仍舊吸引了一大票的「信眾」,將之拱為「母豬教教主」。不僅是國民黨主席吳敦義,前總統候選人韓國瑜,也曾口出狂言說:「男人的生命是下半,女人的生命是上半」,並指女性無法站兩小時的衛兵(把女性國軍們放在哪裡?)。」、「他很支持女性啊。因為,在這個社會裡,有支持國民黨的同性戀,當然也有支持國民黨的異性戀。因而批評女性是「母豬」、「公主病」、「綠茶婊」。但為什麼台灣民眾可以「忍受」,這樣的選舉語言呢?或許是因為我們的社會離真正的「性別平等」還很遙遠。
何以台灣的政治人物總在性別歧視?為何台灣政壇仍有這麼多歧視言論?或許我們可以從一些案例中,找到端倪。從過往美國,將非裔美國人,將犯罪、毒品、貧窮畫上等號。
也不能因為其立場與我們相近或對立,就忽略其言論背後的性別意識問題。並以:「我們不是攻擊所有女人,而是攻擊那種『有公主病』(可代換成任何母豬教徒想批評的負面標籤)的女人」為由,試圖為自身的行徑,找到合理的理由。
然而就像「母豬教徒」無視於異性戀男性也會有的求偶行徑,只一味地指責女性,並稱他們為「母豬」。這樣的一個過程,便是「歧視」。
而身為性少數族群,卻還支持這樣「充斥著性別歧視」的政黨,其中的邏輯實在令人匪夷所思。這樣的說法,不正與母豬教徒說:「我們不是在罵『所有女人』,而是在罵『公主病』的女人」如出一轍嗎? 會將這兩者拿來做比對,不是要為支持國民黨的同志辯護,相反的,正如我從本文一開始舉例的政治人物言論,可以輕易地發現,國民黨的政客常發表各種性別歧視的言論。台灣許多政治人物,似乎不性別歧視一下,就不知道該怎麼選舉了但從沒有人在意過「我」,這個男人我已經沒感情了,難道還要跟他相守一輩子嗎?尤其是我婆婆,自從我說出離婚,他在意的只有他孫子,在她眼中或許我的功用只是「生孩子」、「讓孫子家庭完整」。
一時之間我們是周圍親朋好友人人稱羨的神仙眷侶,小時候看童話故事總幻想著自己是公主,跟著一個帥氣的王子贏來美好的結局。為了外遇,我們迎來了無數次的爭吵,我們猜忌彼此、不再互信,感覺不對了,關係若沒有及時得到修復,要修補回去很難了。
我最後怎麼做到的?我找上了離婚律師,因為白天工作我沒辦法去找事務所,透過線上諮詢,我可以比較沒有時間的壓力來解決的問題。白天需要工作,在家沒空研究繁瑣的離婚手續、離婚法條,時間又和事務所對不上還得在公婆夫家面前強顏歡笑。
沒想到,願望實現得這麼快。是的,對於一個媽媽、媳婦、妻子來說,這些都很重要。
」 我做錯了什麼?當我聽到我老公外遇的時候,我反覆問著自己。王子和公主,不見得有美滿的結局 我錯了。我好累,怎麼辦? 不要自責,因為這不是你的錯 還好,最後我還是走過來了。而我換到的是:「為了孩子,忍耐一下」、「對方條件這麼好,放棄太可惜了」、「為了家庭完整,一下就過了」。
即使離開家裡,我也找不到能夠理解我的人,我連想訴苦的對象,都沒有。更令人難過的是周圍對離婚的眼光,好像離婚是十惡不赦的罪孽,我既找不到人訴苦,也找不到懂得我的人,白天面臨繁雜的工作壓力,晚上相守著一個貌合神離的老公,還得面對婆婆的言語嘲諷。
我以為我們已經走過去了,沒想到我無意中發現小三跟他還有聯絡,他們在交往。以往親朋好友的稱羨、我們結婚甜蜜的合照、還有對彼此的承諾,此刻顯得多麼的諷刺。
我想用我的經驗告訴和我有相同困擾的人:「不要自責,妳沒有錯」勇敢面對離婚第一步是先放下自責,再來是找到可以聆聽你困擾的人,這些人才能給你最有力的陪伴,而很多時候只要有人能陪著,我們就能走過重重的難關。這是85010離婚當事人的真實採訪故事。